博文

SaaS 分析与估值法

图片
  Software-as-a-Service (SaaS) 现在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生意模式,通常是卖 monthly subscription 的。 SaaS 的历史 : SaaS 是网络技术蓬勃发展下的产物。要知道,互联网的崛起诞催生了很多的霸主 – 首先有 网络资讯整合的 Google, e-Commerce 的 Amazon, 而接下来就轮到 SaaS 了。 在 SaaS 诞生以前,公司们内部用的系统都是要自己花钱请人组件的,这样做不知研究成本高,实行起来慢,更重要是成功、好用与否根本没有保证。不然,就是花大钱买下别人的 software 。所以,也只有大公司有办法做到。然而,在 Internet 的崛起之下,很多人就在想:与其一次过收费,我们可不可以按月收费呢?有用就还钱,没用可以 cut 掉。对买家来说这么做不只便宜,而且风险低;对卖家更可以赚取更长久的收入,是一个双赢的模式,便很多人跃跃欲试。不过,起初人们认为 SaaS 只是为小公司服务罢了,不过他们错了,现在 SaaS 已经遍布了每个大公司。 想想以前的 Window, 可是要一次过买版权来用的,而现在则是需要 subscribe, 连 MSFT 都做 SaaS 了。 SaaS 每年也至少都赚了几百 billion USD 的 Revenue 了。   SaaS 主要有几个特性: ·          Revenue 是重复性( recurring )的,也就是说:只要 acquire 客户一次,就可以收到比较持续性的收入, revenue visibility 比较高。 ·          Gross Margin 保持 70% 左右,而 Net Margin 也有 30% 上下,非常 profitable ,所以深受投资者青睐。   SaaS 的经典例子有: SaaS 之王 – SalesForce ($CRM) 和 Adobe ($ADBE), 两家都是市值千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了。   分析 SaaS 有几个重点: ·  ...

比起马股,为什么我选择投资美股?

图片
7 年前我开始投资的时候,我都只是注重马股罢了。由于对美股没有太多的了解,华尔街好厉害我们都懂,觉得这么大的市场一定有很多大鳄,所以迟迟不敢投入美股。 老实说,我这几年的马股回酬并不怎么好,曾经捉过几次翻倍股,也常把赚到的还回去,回酬的波动极大。我个人是喜欢长期投资的,喜欢有长期成长的公司,但是我发现马来西亚很多公司都很看趋势的,前几年做得很好的公司,后几年就未必了。十年下来真正有显著成长的公司非常少。 在最近几年,我开始慢慢研究美股后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美股市场不管从各个角度都是吊打马股的,所以我选择了长期居于美股了,原因主要有三。 这篇文章,我主要想 聊 : ·          -  我个人比较看好美股的三大原因。 ·          -  那马股就一无四处吗?马来西亚有什么优势呢? ·          -  鼓励大家多看看国外股票。  

成长投资法 :激进的基本面投资者

图片
  我的投资方法大分享: 我的投资法,以一句话来概括,就是:成长投资法 ( Growth Investing )。   这篇文章,我会讨论:             什么是成长投资法?它和价值投资有何不同?         成长投资法适不适合你?       我具体的分析步骤是什么?   成长投资法 :激进的基本面投资者 从本质上来说,成长投资法其实是基本面的一种。基本面最出名的就是股神巴菲特用的价值投资( Value Investing )指的是 以低价 , 买入高品质的公司 。这里对高品质的定义是:( 1 )有强大的护城河、( 2 ) Profit 越赚越多的公司 。股神买过的公司就包括 Coca-Cola ($KO), Apple ($AAPL), MacDonald ($MCD) 等等。这些都是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,而且越来越赚钱的公司。   成长投资 ( Growth Investing )其实也是在寻找 高品质 的公司 , 只是定义有些不一样。对成长投资者来说,我们要找的是 ( 1 )有可能建立强大的护城河    ( 2 ) Revenue 越赚越多,而以后 Profit 可以越赚越多的公司 。 可能你已经看出了其中的差别,没错:成长投资者所找的“成长股”是那些未来会成为“价值股”的公司。给个例子: AAPL 自从推出了 iPhone 以后,成长极其迅速, 2010 年左右的时候可以算是成长股来的,可是当 AAPL 成长到一个地步稳定下来后,它就变成下金蛋的母鸡,变成了价值股,就吸引了股神巴菲特来买入。   价值股通常都获利非常稳定,估值也不会太高,等到股价无缘无故大跌的时候买入,风险就超级低的,毕竟公司一直以来都赚大钱,还越赚越多。价值投资者喜欢用 PE ( Price-to-Earning Ratio )来估值, PE 10 就代表 :( assume 没有成长的话),这笔投资必须要用 10 年才能赚回本。 PE 越低就越便宜。   相反的,成长股的估值通常非常的高。打个比方: $...

技术面的本质 与 应用

图片
  基本面 vs 技术面 基本面大家都懂,说的就是投资于体质优良、越赚越多钱的企业。主要代表人物有股神巴菲特。   技术面相对来说比较神秘,大部分人对技术面的认知就是看图咯!有些人认为技术面就像神算一样,可以看透未来股价走势。相反的,有另一派人觉得技术面就是胡扯,猜对了走势只是幸运罢了。我个人认为两者对技术面的认知都有些误差。   以下,就让我们来分析: 技术面的本质是什么? 它对我们的投资是不是真的有帮助,又适不适合我们散户呢?   我个人是如何应用“技术面”的   技术面、看图的本质 我单刀直入:技术面的本质其实就是数学上的概率操作。几十年前的技术交易者( technical trader )为了更好的分析股价的走势,就把每一天的股价起伏都画到了图上,其中一种最受欢迎的就是 candlestick 。 Trader 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发现:特定的图形出现后股价走势会有大概率的上涨或下跌,就想到了方法利用这些超过 50% 的几率 (或者说 “优势”)来获取报酬。   具体操作如下 : 假设我经过了一千次的观察,图形 A 出现的时候,股价会有 600 次上涨,也就是有 60% 的几率上涨。那我的胜率( win rate ) 就是 60% 。 我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方法控制风险,所以输钱的时候只输 RM 100 , 但赢钱的时候可以赢 RM 200 。也就是说:我每赢一场的回报 可以抵得过 输两场的亏损。 Reward-to-risk ratio 就是 2 : 1 。   Win rate = 60% Reward-to-risk ratio = 2:1 那我的获利期望值( Expected Value )如下:   Expected Value = (Win Rate x Rewards) – (Lose Rate x Loss)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

Fintech 的崛起与巨大潜能:不可错过的明星玩家

图片
  哈喽 有投资股票的朋友们 , 今天想聊一聊 Fintech – Financial Technology (金融科技),以及一些未来非常有潜力的 Fintech company 。   其中,我们会聊到: ·         -  Fintech 崛起的一些历史背景 ·         -  Fintech 的 potential 有多巨大 ·         -  Fintech 里值得注意的新旧玩家   Fintech 崛起之路 自从互联网的发明,各个行业都有了长足的剧烈发展,从 90 年代开始的网络资讯整合( Google )和 e-commerce 的崛起, 00 年代的 SaaS 和 social media ,各个行业都吃足了网络的好处。其中,进步最慢的就是监管最严格的 金融 和 医药 行业,同时这也代表说我们投资者还有机会。如果你错过了 AMZN, GOOGLE 等 20 年下来的百倍回报,那你绝对不会想错过这次的 fintech 崛起。 Fintech 大多诞生于 2007-2008 年的次贷金融危机之后。几十年前,人们普遍非常信任银行,但 2007-2008 年被华尔街背叛 screw over ,众多的普罗大众在财务上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,本来可以安祥生活的人们失去退休金,被迫流落街头,而金融家们却可以得到政府的打救,心理不平衡之感油然而生;年轻的孩子目睹了家庭的巨变,更为他们长大后面对金融业的看法和行为改变打下了基础。人们开始不信任金融业,认为银行们都是贪婪的吸血鬼,有者甚至到了憎恨的地步, Wall Street Bets 的人们很多都有类似背景。 (话说, bitcoin 也是 2009 年发家的。)   在这种时空背景之下,企业家们瞄准这个需求与心理上的巨大缺口,开展了 Fintech 这一行业。 Fintech 普遍打着“为客户着想 , 从客户出发”的旗帜,有些甚至被看成是对传统金融业的挑战,有点 rebellious 的味道,从而获得了人们的支持。而这些 Fintech 也确实做到了他们“从客户出发...